刘亚明和她的非遗就业扶贫工坊: 用双手编织美好生活

近日,记者走进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非遗就业扶贫工坊看到,各式各样的手鞠球、虎头帽、手串等非遗产品随处可见。“别看这玩意小,很多时候都供不应求。”自治区级编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刘亚明拿着做好的手鞠球告诉记者。

刘亚明,自治区级编结技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也是永宁县闽宁镇原隆村非遗就业扶贫工坊负责人。

刘亚明制作手鞠球。

2014年,刘亚明受永宁县文化局的邀请来到原隆村调查民间非遗文化,与闽宁镇结下缘分。2017年,在大学任职的刘亚明辞去工作,成立了宁夏昱嵘文化旅游有限公司,利用自己掌握的编结、织布、纺线、剪纸、刺绣,缝制等技术,在原隆村建立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希望能够帮助原隆村妇女掌握非遗工艺品的制作方法,增加家庭收入。

非遗传承之路并非一帆风顺。原隆村的妇女受教育程度不高,刚开始教学交流都困难,为了提高妇女的识字率,每次发工资前,刘亚明要她们签名,才能领取工资。“不会写自己名字就领不了工资,我就是通过这样的方式,一步一步提高她们文化水平,现在有些妇女已经可以熟练地操作电脑了。”刘亚明说。

不少学员从来没有接触过手鞠球,缠球、色彩搭配这些简单的过程,都需要耗费很长时间学习。为了鼓励大家的积极性,刘亚明采取了分阶段教学的方式,先学习缠球、色彩搭配,一遍一遍的教授,同时成立学习小组,发挥“传帮带”的作用,“邻居串门的时候,大家就坐在一起你教我,我教她,这样大家都学得快。”刘亚明说,即使一些初学者制作的手鞠球不规范,为了不打击初学者的积极性,她也照单全收。

学习培训现场。

原隆村村民李彩霞,是刘亚明的学徒之一。“彩霞曾在原隆村棚湖湾红树莓基地做服务员,她主动找到我,表示想跟我学习剪纸。”刘亚明告诉记者,李彩霞有3个孩子,丈夫是货车司机,丈夫出门送货,李彩霞就要跟车。但闲暇之余,李彩霞就会苦练剪纸技术。每次区内各地有展会时,李彩霞都会积极报名参加,不断精进自己的技术。“这几年跟着刘老师,既学到了剪纸、绣花、制作手鞠球等手艺,也出门见了世面。”李彩霞说,剪纸和手鞠球给她生活增添了光彩。

“非遗传承包括技艺传承与文化传承两个层面,让更多人融入非遗传承,并创造出大家喜欢的非遗产品,这样非遗文化才能有生命力。”刘亚明说。

如何把非遗的技艺、文化传承好?“一定要让它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刘亚明表示,非遗文化产品是否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要看市场的反应,一件非遗产品做得再好,市场不认可,非遗的技艺、文化就难以继承。为了适应市场的需要,刘亚明不断开发新产品,巧妙地将传统技艺的精髓与现代理念相结合,使产品更具市场竞争力,推出的腰挂、项链、耳环、胸针等新产品颇受市场欢迎。

如今,刘亚明的非遗就业扶贫工坊培养了24位手鞠球传承人,先后培训6000多人,教授3000多名妇女学习手工技艺,带动600余名移民加工产品增加收入。(宁夏日报记者贺紫瑞文/图/视频)